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04-20 浏览次数:


一、学科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医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食品原材料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等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食品营养、品质、安全特性为目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原材料营养和品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加工理论与工程化技术,食品加工、贮藏与流通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其变化以及营养和安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的感官科学与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理论和实践,食品风险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新食品研发理论与技术等。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86年,2002年起具有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肉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食品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质量控制、农产品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枸杞工程、葡萄酒酿造等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学科方向。

学科建有宁夏食品微生物应用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宁夏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院士工作站等学科建设机构,拥有自治区科技厅农产品保鲜加工创新团队、自治区特色农产品生物加工人才团队、以及2个自治区人社厅人才“小高地”,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平台。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硕士生导师23人。现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恪守学术规范,学术严谨和作风端正;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以农副产品以及地方特色产物的精深加工为核心,主要涉及食品组分与物性、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食品资源和综合利用工程、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研究领域。本专业研究生能够独立从事管理、科研开发、教学、生产、质量监督、分析检测等相关工作。

1、全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两个维护”,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团队协作精神。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并具备工程化能力,了解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及部分学术前沿。掌握实验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或)一些工程化实践。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科学技术及其工程化研究工作。初步具有独立从事食品科技领域相关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有关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产品研发或相关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采取全日制的培养方式,以参加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学习方式以课程集中教学和自学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以专题、讲座、讨论为主,由专业教师组成课程组进行授课;除按规定修读完课程和规定学分外,应有不少于一年半的时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成立以硕士生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其成员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或跨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以发挥优势、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五、研究方向

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共有3个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该方向含食品原料及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及发酵技术、食品营养与化学三个研究领域,围绕食品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需求,研究枸杞采后多糖种类、含量预报及干制损失控制、L-异亮氨酸与胞苷代谢控制发酵、红枣红色素抗氧化机制及分离提取等,将在枸杞基因组三维结构调控多糖合成、滩羊肉风味物质形成分子基础及调控、发酵过程微生物遗传代谢计算机仿真及过程优化参谋系统构建等领域研究及技术应用。

2、食品安全。该方向含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质量指标快速检测、食品与农产品溯源三个研究领域。围绕食品与枸杞、红枣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质量安全监管科技需求,研究食肉基因检测、肉品种光谱识别、肉品原料及加工生成有害物控制、非热加工微生物控制、牛羊肉品种、产地溯源等。将在农畜产品质量采(宰)前预测,有害化合物及微生物实时检测,基因组三维结构鉴定枸杞产地等领域研究及技术应用。

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该方向含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产品贮藏工程及天然产物提取三个研究领域。围绕枸杞、红枣、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需求,研究灵武长枣多糖抗肿瘤活性发生机制及提取精制技术、枸杞酒酿造产香机理及调控、电物性参数耦合生理生化指标调控果蔬贮藏条件等。将在枸杞采后全息研究、鲜果及汁液非热加工保鲜,灵武长枣质构变化微观力学机理及贮运条件控制,马铃薯加工组学构建等领域研究及技术应用。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原则

(1)理论课设置以能读懂本专业学术论文为目的,设置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

(2)以能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为目的,设置本专业必需的案例分析与强化训练课程。

(3)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2.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3.学分计算

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32学时计1学分,补修课不计学分。总学分控制在34-36学分以内,其中课程学分为27-29学分(学位课课程不少于20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4学分,创新能力3学分。

学位课课程:2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学时)2学分。

第一外国语(96学时)6学分。

专业共同必修课共6学分。

研究方向课共6学分。

非学位课课程:7—9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学时 1学分。

论文写作指导 16学时 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学时1学分。

跨学科、专业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3--4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

(1)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2学分

教学实践与专业实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每位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参加,其评价材料是申请学位的必备材料之一。

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导本科生有关课程,指导实验、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累计时间不少于4周。教学实践应在本学科、专业指定的教师指导下进行,完成后填写《宁夏大学研究生教学\专业实习考核表》,经指导教师及培养单位审核后归入本人档案。

专业实习的目的是增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知识和独立工作力。专业实习包括进企业、进社区、下乡等方式,专业实习累计时间不少于4周。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特点确定适当的方式。专业实习结束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宁夏大学研究生教学\专业实习考核表》,并由接受实习单位作出相应的书面鉴定。

各培养单位应制订切实可行的、便于有效考核的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方案。

(2)文献综述、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要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和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参考文献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4000字。

(3)学术报告1学分,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每次学术报告活动结束后,硕士研究生本人应手工填写学术报告登记表。各专业可以对本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做出更高的具体要求。

创新能力3学分

(1)主持或参加研究生创新项目;

(2)本人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1篇CSCD专业期刊或2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出版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求总目录》为准)或收到文章录用通知书,;

(3)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奖;

(4)获得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的发明人或实用新型专利排名前二位发明人。

以上各项的署名第一单位必须为宁夏大学,否则不予认可。

4.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核采取考试方式,政治理论课亦可以采取课程论文方式。选修课程的考核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决定。所有课程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75分以上(含75分),其中第一外国语及格标准为65分以上(含65分),非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60分以上(含60分)。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内容要求达到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学位论文必须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宁夏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成功地开展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应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并实行打分制,预答辩时由答辩小组审核学位论文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未达到硕士论文水平的,按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后仍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必须延期。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学术成果主要包括:

1.完成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要求,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和正式答辩通过;

2.按培养方案要求撰写完成的学位论文;

3.研究生在学期间围绕本学科专业方向或相近学科领域,公开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资格时须同时提交上述成果。

(二)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资格时,其公开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应与本人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相关。我校研究生以宁夏大学研究生身份取得的上述学术成果,应事先征得研究生导师同意,宁夏大学为第一成果归属单位。

(三)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资格时,其公开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主要包括:

(1)在本学科专业方向或相近学科领域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高质量代表性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为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视同一作);

(2)参与授权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且除教师外排名第一);或授权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2项(排名前二,且除教师外排名第一);

(3)主持完成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项并获奖;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或二等奖2项(均为排名第一);

(4)在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1次;

(5)参加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成果登记1项(排名前五,且学生中排名第一);

申请答辩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出具至少1项上述学术成果的相关原始佐证材料和能够表明硕士研究生本人学术贡献或学术能力的成果报告(如见刊论文、录用通知书、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结题证书及大会报告证书或证明等原始佐证材料),考核评价通过后,可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学术成果。

九、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